搜索
热搜: 德能
德能银行 资讯 全国要闻 查看内容

“优秀传统文化+家庭教育治理”的开福答卷

2025-9-25 07:42| 发布者: news| 查看: 428| 评论: 0|来自:精神文明报

摘要:    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。近年来,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将中

   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。近年来,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深度融入家庭教育治理实践,探索出一条“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”的家庭教育创新发展之路,为新时代家庭教育提供了“开福样本”。

    深耕文化根脉,筑牢立德树人根基。立足丰富历史文脉,开福区系统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将红色基因、家训精髓、节庆习俗转化为滋养家庭教育的源头活水,构建浸润式育人生态。以经典诵读浸润品德。在全区中小学、幼儿园广泛开展“经典诵读”活动,通过晨读、课间诵读、家庭共读等形式,让经典浸润孩子心灵。如,清水塘第三小学将经典诵读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,开发“经典伴我行”系列课程,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美德教育,学生文明礼仪显著提升,参与家庭反馈子女感恩意识明显增强。以家风建设涵育新风。建成全市首个区级家风馆,以“和美家风”为主线,全面展示传统家庭美德。创新推出“阵地+课堂+榜样”三位一体工作法,开展线上线下家庭教育讲座等主题活动万余场,覆盖人群超20万人次。近年来,开福累计获评“全国最美家庭”“全国五好家庭”“省级文明家庭”及市、区级优秀家庭等227户,新风正气充盈开福。以传统节日厚植情怀。利用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阳等传统节日,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,弘扬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。今年以来,先后开展了清明节“清明祭英烈”未成年人主题活动、端午节“相约端午‘粽’享童趣”活动、中秋节“中秋月圆日 爱在‘我家里’”主题活动等,参与家庭达2万户,不仅增进了亲子感情,更让家国情怀深植孩子心中。

    创新融合载体,提升服务供给质效。开福区坚持守正创新原则,通过品牌化打造、阵地化运作、信息化赋能三维发力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教育理念深度融合,实现家庭教育服务精准化、特色化、高效化供给。注重品牌打造。大力实施“向阳花”行动,深入开展“幸福家·伴成长”家庭教育服务项目,常态化做好家长课堂、咨询辅导、亲子活动等系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,先后举办“伴你游”等系列家庭教育服务公益活动,受到广大家长好评,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。注重阵地建设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、妇女儿童之家等各类服务阵地,开展多样化的亲子教育活动,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。比如,在全区16个街道建设“共享书吧”,打造居民“家门口的文化客厅”;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设“亲子剪纸班、湘绣班”,让家长和孩子在传统艺术熏陶中增进感情。注重信息共享。建立家庭指导服务综合信息平台,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团队全年全区域开展家庭教育个案指导服务。同时,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,开设“崇德尚福”“书香进家庭”“清廉家庭”等专栏,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,并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家庭教育线上专题讲座,助力儿童青少年阳光成长。

    健全长效机制,构建协同发展格局。开福区健全制度保障、专业支撑、多元协同三大支柱,构建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社会参与、家庭尽责的工作机制,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。强化体系建设。制定区、街道、社区、网格四级联动机制,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五进”学习体系,开发“线上共读+线下讲座”双轨模式,将传统文化活动纳入全区综合考核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。截至目前,累计覆盖干部2000余人、家庭1000余户、居民15万余人次。强化专业支撑。聚焦家庭教育实际,全面夯实家庭教育专业支撑。比如,建立“心悦开福”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,创新开展“心理干预前置化”模式,并积极开设国学班,多元助力心理健康发展和基层治理,精准帮扶个案200余例;成立婚姻家庭辅导室,帮助家庭解决困惑451例。强化网格服务。建立1个区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、32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,让家庭教育工作在学校和社区充分连接,有效提高家长参与率。充分发挥驻区高校及单位的双拥共建作用,与国防科大、湘雅医学院、长沙学院开展家庭教育共建工作,持续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。(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供稿)

 

B3版(2025年09月23日)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