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热搜: 德能
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

成长时评:课间十分钟静悄悄违背教育规律

2019-5-30 11:06| 发布者: news| 查看: 981| 评论: 0|来自:未成年人网

摘要:  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,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75.2%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“安静的课间十分钟”现象普遍,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。要改变这一现象,64.7%的受访家长希望教师不拖堂

 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,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75.2%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“安静的课间十分钟”现象普遍,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。要改变这一现象,64.7%的受访家长希望教师不拖堂、不变相占用课间时间,60.6%的受访家长期待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,督促学校改进。(5月30日《中国青年报》)

  诚如媒体报道,曾经的中小学校园里,下课铃声一响,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就会响成一片。可如今,很多学校和老师却不允许中小学生课间外出玩耍,甚至不允许学生课间在教室大声说话、疾走,课间往往安静如上课,“安静的课间十分钟”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。课间十分钟虽然少了喧闹,但这并不是孩子们所希望的。

  据悉,造成课间十分钟“静悄悄”的主要原因是,有的老师不让学生在室外逗留,更别说去操场,哪怕是想上卫生间也得尽快去,上完马上回教室;有的老师讲课拖堂,占用了课间数分钟的时间;而且,正如调查显示,学校课间纪律的规定常有三个不准:不准在室内大声说话或谈笑(58.0%)、不准出教学楼(46.1%)、不准在室外高声说话和嬉戏打闹(45.0%)。

  课间十分钟应该还给孩子们。一方面,学校应积极作为,不能为了校园安全或者便于管理,就剥夺了孩子们享受课间休息的权利。更何况,学生正处在发育阶段,需要一定运动量,运动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有积极意义。并且,让孩子们享受课间十分钟休息,不仅不会影响学习,反会显著提升下一节课学生的专注力、课堂教学效果。

  另一方面,教育管理部门对此当予以重视。比如,对课间十分钟中存在的“静悄悄”现象深入调研,查找原因,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;还如,应动员学校主动倾听学生、家长的意见建议,多从细节管理入手,让孩子在课间十分钟动起来、快乐起来;再如,应避免因噎废食现象,怕因学生出安全问题而担责,就采取限制学生课间外出的办法。

  其实,与限制学生课间十分钟外出更重要的是,在校园安全管理上多努力。比如,做好安全知识的普及,对存在的安全漏洞及时堵塞。同时,从家长角度来看,学生在课间一旦因为打闹出现一些伤害,不能只是一味地责难学校,应该和学校共同努力,教育和引导孩子增强安全意识,学会与小伙伴融洽相处。

  总之,“安静的课间十分钟”是不合理的现象,违背教育规律,无论是学校的管理使然,还是孩子们的性格所致,均应该积极加以改变。正如一位专家所说,“课间就是对课程学习的调节,要通过一定的活动、运动来达到目的。如果在课间学生还是静坐,就很难以发挥其调节作用了。”多方都应该努力,让课间十分钟回归其本来面目。(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杨玉龙

  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