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热搜: 德能
德能银行 资讯 全国要闻 查看内容

教育部科技司司长:让每一场教学变成3D大片

2019-4-8 08:31| 发布者: news| 查看: 743| 评论: 0|来自:未来网

摘要:   “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,每一场教学都应该变成一场3D大片,让更多声、光、电的技术进入课堂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知识互动。”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日前在岳麓峰会上表示,智慧教育是启迪孩子的大智慧,创新必须

  “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,每一场教学都应该变成一场3D大片,让更多声、光、电的技术进入课堂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知识互动。”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日前在岳麓峰会上表示,智慧教育是启迪孩子的大智慧,创新必须从小学开始。他还透露教育部正在制订《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》。

  教育信息化进入“强起来”的时代,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原始创新能力。雷朝滋认为,信息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沉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,符合教育规律大有潜力可挖。

  “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、黑板加粉笔,每一次授课就是一场舞台剧,表现手法有限。”雷朝滋举例说,“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,每一场教学都应该变成一场3D大片,让更多声、光、电的技术进入课堂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知识互动”。

  “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改变现有的教学环境,AI将实现更加精准,更具耐心的智能导学,我们的办学形态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。今后有一些业态会发生变化,有一些职业会消失,新的行业需求对人的创新需求可能会大大提高。”雷朝滋还表示人工智能与线上融合,将改变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,必须清醒认识到,创新必须从小学开始,到大学就来不及了。

  而对于人工智能对教师带来的挑战。在雷朝滋看来,在人工智能时代,传授为主的教师将被人工智能替代,教师必须向更具人文关怀转变,要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、素质养成。

  洋葱数学CEO杨临风则认为,人工智能只关注一个环节,就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。人工智能驱动的学习规划,能够真正帮学生主动自发学习,并且学进去,帮老师真正从原来一个灌输式的教学者,变成一个教练和导演,更多掌控课堂。

  另外在华为副董事长、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眼中,人工智能在改变教育理念方面有着更大价值。

  他表示:“现在小孩上学、做作业、升学是父母最头疼的问题,也是家庭矛盾最多的问题。其实,每个小孩对每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不一样,如果我们基于不同小孩的学习情况,能够精准地布置作业,使得他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,进一步训练。而想要达成精准布置作业的自动化,实现的手段就是人工智能”。

  “AI就能够实现面向学生个性化的教学。”他也透露,华为强调强化基础研究和基础教育,推动教育第一步走向在线化,第二步走向远程化,第三步用人工智能手段技术实现教育智能化。

  其实我国在十九大之后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,去年教育部就印发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,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“三全两高一大”的发展目标,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、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、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,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,建成“互联网+教育”大平台,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。

  人工智能+教育虽然是大势所趋,但雷朝滋也特别提到,“三全”中的“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”,“是适龄学生,不是全体学生,要注意根据人的认知发展规律,来适当地科学地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条件。”

  而在好未来教育集团总裁白云峰看来,教育就像是马拉松,“AI+教育”也许看起来很华丽,但其实是数据和场景结合的过程。白云峰认为,在智能教育时代,人工智能可以跟教育和辅导相结合,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,很难创造能够超越人的东西,局部超越可以,全面的超越则很难。

  杨临风则认为,与教育信息化1.0时代相比,2.0时代更强调两方面:一个是教育普惠范围的扩大,另一个是教学、学习跟教育技术的融合。抛开学习过程如何发生,抛开认知的研究去谈教育信息化是没有意义的。(记者 张冰清)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