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热搜: 德能
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

成长时评:期待更多“好人好事本”重现校园

2019-4-2 10:51| 发布者: news| 查看: 1368| 评论: 0|来自:未成年人网

摘要:   “好人好事本”在25年前一度是校园里非常流行的小本子,学生们相互记录每天看到的好人好事。但是,随着新学校的建设、传统学校的搬迁和合并,不知不觉中,这本本子便在校园里消失了。近日,这本被忘却已久的小本

  “好人好事本”在25年前一度是校园里非常流行的小本子,学生们相互记录每天看到的好人好事。但是,随着新学校的建设、传统学校的搬迁和合并,不知不觉中,这本本子便在校园里消失了。近日,这本被忘却已久的小本子又出现在浙江杭师附小的校园里。“本来只是觉得这是一项很好的传统,不能丢,但是没想到学生这么喜欢这本小本子。”校长俞富根笑着说,现在,好几个班的“好人好事本”,因为在学生间传阅得火热,封面都掉了。(4月1日《钱江晚报》)

  “好人好事本”重出江湖,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,触发了许多人的怀旧点。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,“好人好事本”在中小学校园风靡一时,记载了很多学生的道德闪光点,记载了学生之间的友爱与互助,记载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,“好人好事本”曾是校园里最美的文明风景之一,在很多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,在很多人的人生道路上投下了一抹阳光。而今,“好人好事本”又出现在杭师附小的校园中,带着那种令人熟悉的旧味道,也承载着新时代的教育主题。

  杭师附小特意选在3月5日也即“学雷锋纪念日”这一天试行“好人好事本”,具有特殊的意义,那就是,学校旨在通过“好人好事本”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。尽管运行的时间还不长,但“好人好事本”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,在运行的第一天,就记录了近30件好事,之后,学生们出现了一种竞相做好事、竞相记录好事的热潮,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“好人好事本”就密密麻麻记满了学生们的好事,尽管很多好事非常简单平常,却都承载着孩子们的爱心和热情,都传递着温暖。“好人好事本”的正向激励引导作用日益显现——学生们普遍能够积极关心帮助他人,参与班级活动,维护集体权益和集体荣誉,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,交流比以前增多了,更加团结,班级氛围更加友善。

  “好人好事本”也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,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文明意识和友善意识,激发学生们的公德心、上进心,激发学生们在学习、生活等方面的潜力,有助于学生培养健康的道德观、价值观。在价值观多元的现代社会,“好人好事本”不仅没有过时,反而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。希望杭师附小能把“好人好事本”一直记录下去,不断扩大阵地、创新形式、积累经验,也希望其他中小学能够重新审视“好人好事本”在新时代的教育价值和意义,学一学杭师附小,赋予“好人好事本”以新的教育使命,让“好人好事本”成为新的经典,照亮更多孩子成长的路,为更多孩子校正成长的方向,提供成长的动力。(未成年人未网呼啦圈评论 李英锋

  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