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热搜: 德能
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

两会时评:成人礼应增强仪式感和责任感

2019-3-15 11:05| 发布者: news| 查看: 1400| 评论: 0|来自:未成年人网

摘要:   3月13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教师官启军建议建立十八岁成人礼。她说,古代的成人礼是很隆重的,而现在,十八岁成人应该意味着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、对父母更感恩、对老师更尊敬,但现在的孩子衡量自己是否优秀的标准

  3月13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教师官启军建议建立十八岁成人礼。她说,古代的成人礼是很隆重的,而现在,十八岁成人应该意味着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、对父母更感恩、对老师更尊敬,但现在的孩子衡量自己是否优秀的标准多是学习成绩。她希望能够建立十八岁成人礼,通过仪式的庄严感,转化成社会责任的精神力量。(3月13日中国新闻网)

  十八岁成人礼其实是一个老话题,但每当有人提出,还是会引起热议。官启军代表提出的建立十八岁成人礼的建议,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:一是现在孩子优秀与否只看学习成绩,不公允;二是现在十八岁成人礼的仪式感不强,不能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。可以说,官启军代表的话,真的说到了点子上,和我们现实中未成年人的现状很吻合。

  评价一个孩子优秀不优秀,学习成绩当然是比较直观和简单的,但仅以学习论英雄,却未免有些以偏概全,而且和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、全面发展是不相符的。十八岁按理说已经成人,可我们又有多少成年人依然像孩子一样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,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?从这个意义上讲,通过成人礼的仪式感、庄严感,让那些年满十八周岁的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,很有必要。

  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建立成人礼制度,但却有成人仪式的实践。比如,每年都有不少地方和学校举行十八岁宣誓、十八岁成人仪式,等等。共青团中央也曾下发过《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 (试行)》,对全国各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 (含技工学校) 的成人仪式提出明确要求,成人仪式原则上安排在 “国家宪法日(12月4日)举行。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,安排在 “五四青年节”或当地确定的“成人节”“成人宣誓日”举行。这种群体性的成人仪式虽然很热闹,也有一定的教育效果,但也存在很大的不足。由于仪式时间的不统一,成人的时间不统一等,个体所受到的触动并不大。正因如此,建立更适合个体的成人礼制度,应该更切合实际。

  十八岁成人,这是法律上对于成年人的界定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第三十四条规定: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,不分民族、种族、性别、职业、家庭出身、宗教信仰、教育程度、财产状况、居住期限,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,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。”《民法通则》第十一条规定:“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,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,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。”从法律的角度来讲,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你已经年满十八周岁,不再是未成年人,已经开始享有选举权,应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。

 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,十八岁成人,意味着孩子应该学会独立生活,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,学会如何适应社会,如何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。而这,其实也要求我们的家长,应该在孩子年满十八周岁时,告诉他已经成人,不要再像孩子一样。家长也应该学会放手,让孩子去独立思考,独立面对困难和挑战。

  我们既需要群体性的十八岁成人仪式,更需要家庭和个体层面的十八岁成人礼。因为家长不放手,孩子永远也长不大。(未成年人未网呼啦圈评论 徐刚

  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