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热搜: 德能
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

成长时评:家长请人打扫教室不是爱而是害

2019-2-21 11:05| 发布者: news| 查看: 1558| 评论: 0|来自:未成年人网

摘要:       年后要找个钟点工,不是件轻松事。往年这时,保洁阿姨陆续回来上班了,今年却更难约了。记者发现,原来一大拨钟点工都被家长叫到学校里去了!到学校干什么?给孩子的教室搞卫生。前两天,杭州一位学

 

 

  年后要找个钟点工,不是件轻松事。往年这时,保洁阿姨陆续回来上班了,今年却更难约了。记者发现,原来一大拨钟点工都被家长叫到学校里去了!到学校干什么?给孩子的教室搞卫生。前两天,杭州一位学生家长看到班级群里发布了一则通知,新学期的班级打扫和布置开始了,老师征集家长志愿者,过了很久群里没有反应。这位家长说,自己当时正在上班,看着尴尬局面,就建议找家政公司帮忙。大家也没有其他意见,她就下单预约了钟点工。团购价3小时175元。擦地板、擦桌子,整理桌椅之外,擦玻璃需要另外加钱,一般256元起步。(2月20日《都市快报》)

  开学打扫学生的教室,应当是老师和学生的事,与家长无关,家长为什么要越俎代庖?原来家长是为了响应老师在家长群征集志愿者的号召,虽说是因为自己没有时间,不得已请钟点工代为打扫教室,虽说是完全出自家长自愿,但也不该,因为对孩子成长而言,这是在帮倒忙,好心办“坏事”。

  不可否认,家长请钟点工给孩子的教室搞卫生,虽是考虑到孩子太小,难以把教室打扫干净,也是怕孩子吃苦,累了孩子。于是,习惯性地越俎代庖了。殊不知,小学生的劳动教育,包括家庭劳动、班级劳动、公益劳动和实践基地的农事劳动体验等。打扫教室是一种班级劳动,应当由学生自己来完成。只要老师指导、协扫得力,笔者相信小学生们一定会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,从而体会到劳动的快乐。相反,家长请钟点工越俎代庖,等于是让孩子们失去了一次劳动机会,这不是帮倒忙又是什么?

  老师发出征集志愿者令,家长可以把打扫教室当作是一次公益劳动,动员孩子去学校参加打扫教室的劳动;即使老师不征集志愿者,家长也应当要求孩子经常在家中打扫卫生,参加家庭劳动,如果孩子经常在家中做家务活,打扫家庭卫生,打扫教室自然就不在话下了。至于打扫教室这种班级劳动,作为学生,自然是必须参加了,何必要家长越俎代庖呢?

  家长越俎代庖的根源,在于学校和家庭都不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,导致一些学生“四体不勤、五谷不分”,更谈不上热爱劳动、尊重劳动成果了。殊不知,一些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。法国、芬兰等国将劳动课列入教学计划,对劳动内容作了明确规定,从小教育学生学习熨烫、缝纫、修理等技能,让义务劳动成为青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必修课。虽然各国的情况不同,不可能一律照搬,但是,普及劳动教育,让劳动教育成为义务教育的必修课,应当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部分。

  “流自己的汗,吃自己的饭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,靠天靠地靠祖宗,不算是好汉。”郑板桥的教子观,应该成为中小学生的座右铭。从这个角度讲,家长请钟点工给教室搞卫生,应当反思的不仅是家长,还有我们的教育工作者。毕竟,素质教育离不开劳动教育,天天倡导开展素质教育,却不给学生们打扫教室的机会,这是爱还是害?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难道有矛盾?劳动教育与成长难道有冲突?在学生的成长学习中,劳动不应该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(未成年人未网呼啦圈评论 玫昆仑

  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返回顶部